華胥國作為上古社會的理想王國,據說那里沒有首領,民風淳樸,人民沒有嗜好和欲望,不以生為...
華胥國:又稱華胥古國,是傳說中的理想國度,最早見于西漢劉向所著的《列子·黃帝》。
華胥國作為上古社會的理想王國,據說那里沒有首領,民風淳樸,人民沒有嗜好和欲望,不以生為樂,也不以死為悲;那里沒有愛憎親疏,不支持誰和反對誰,沒有爭斗和殺戮;那里的人入火不熱,入水不沉,可以在空中飛翔。華胥古國是否真的存在?
自從《列子》提到華胥國之后,后來的文人學者便開始了各種各樣的探索研究,于是,關于華胥國的記載越來越神奇而真實,有些還說的有鼻子有眼,有理有據,讓人難辨真假。
據研究,大概在六千多年前,華胥為了部族的生存,帶領遠古先民們不斷游徒,足跡遍布黃河流域,創造了中國的漁獵、農耕文化,開創了中華文明 。
據研究,華胥之“華”,跟華夏之“華”,同指“華山”,意思是因華山而得名,龍興于陜西的種族。
人類進入文明時代,就開始夢想一個自己的理想國,西方有柏拉圖式的理想國,中國有大同世界中國夢,美國有美國夢,這些都是人類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在傳說的華胥國中,沒有統治和被統治之分,人民沒有過多的欲望,每個人都淡然面對生死。對人對物,以一待之,毫不偏廢。既不愛惜什么,也不畏懼什么。一切都順其自然。
華胥古國在哪里?
隨著研究的深入,關于華胥國,人們所發現或者說臆想出的證據越來越多,甚至有人還稱自己發現了華胥國的遺址。
據研究,華胥國位于今藍田縣華胥鎮,《綱鑒易知錄》載:“太昊之母居于華胥之渚。”注云:“華胥,在今陜西蘭田縣,小淵日渚。”又據《竹書紀年前編》:“太昊庖羲氏,太昊之母居于華胥之渚,履巨人跡,意有所動,虹且繞之,因而始娠。”徐文靖箋:“按,華胥,地名,在陜西藍田縣。小淵日渚。”
據研究,大體而言,古華胥國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約20公里的藍田縣華胥鎮。至今華胥鎮保留有一塊關于記載三皇功績的碑石,其中一通碑石上,中間有華胥國三個大字,左邊有伏羲肇娠右邊有黃帝夢游的字樣。
另外還有研究稱華胥國在山東省,山西省,浙江省,河南省,總之眾說紛紜,有鼻子有眼,大家就當個茶余飯后的談資就好了,不必較真。